Thursday, June 14, 2007

港元雙挂鉤難題 人民幣匯率期貨正當其時 2006年11月30日

港元雙挂鉤難題 人民幣匯率期貨正當其時 2006年11月30日

  “這是香港的困局。”11月29日,香港著名的聯系匯率專家林森池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直指人民幣持續升值將使香港的匯率制度陷入兩難處境。

  林森池認為,長期來說港元應與美元脫鉤,與人民幣挂鉤,但短期內這一設想並不可行。然而,如果維持挂鉤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人民幣持續升值將加劇香港通脹壓力,投資者轉買人民幣資產,也會令香港本土經濟進一步萎縮。

  11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85,創下匯改以來新高,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已進入港元兌美元7.75至7.85的兌換范圍,並且下一步將朝7.8的聯系匯率水平邁進。受美元走低影響,港元兌人民幣匯價亦持續走低。自11月21日突破1.01元匯價后,11月29日兌人民幣中間價仍保持跌勢,為1.00823。而多家內地銀行的現鈔兌換價則已已跌破一比一,中國銀行(3.61,0.02,0.56%)每百港元現鈔的買入價,已報出99.86元人民幣,部分找換店的現鈔價,更跌至99.5元。

引發香港“通脹壓力”

  林森池是香港金融界的權威顧問人士,曾任職美林証券與瑞士聯合銀行副總裁,退休后專注寫作,對香港的經濟情況有深入研究。

  對時下香港熱議港元是否應該改與人民幣挂鉤,林森池持否定意見。他認為,由於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如果港元與美元脫鉤,改與人民幣挂鉤,全球的資金便會因為憧憬人民幣升值涌至香港買港元,令香港市場資金過多的情況惡化。目前國外資金大規模涌入香港投資H股及紅籌股,已令香港“水浸”。因此在人民幣自由兌換前,林森池認為港元仍會維持聯系匯率制度。但是,他同時也指出維持現狀將付出代價。

  首先是現在留在內地的港元,會回流到香港。因為以往港元匯價較人民幣高,個人及商戶會保留港元,現在則因為貶值會被拋售。據說經過多年的積累,這些港元已達數百億元。不過如果這部分現金回流香港,銀行可以送回金管局注銷,預計影響不大。

  而最大的影響是通脹及本土經濟萎縮。“香港絕大部分的食品及日用品都來自內地,人民幣升值會加劇通脹﹔另外人民幣繼續強勢,港人會轉持人民幣資產,包括將港元兌成人民幣存款、投資國企紅籌股,或到內地置業等,這可能令本土經濟萎縮。”林森池說。

  對於有建議港元可以仿效新加坡元及人民幣,由釘住美元改為釘住一籃子貨幣,林森池認為也不可行:“關鍵在於這一籃子組合是否公開,如果不公開,香港將失去具透明度的國際市場優勢,不能再像現在那樣超越新加坡﹔如果公開,便會引來更多的炒作熱錢,在不同貨幣有波動時,港元都有波動,那后果更嚴重。”

  “現在香港的通脹還隻是有2%,不是一個很危險的程度,所以政府還沒有很迫切的需要去改變這個制度,但如果未來通脹率達到5%甚至10%的話,就有必要改變了,但這並不是未來一兩年會發生的事。”高盛分析師馮殷諾稱。

  馮殷諾認為,如果未來通脹壓力加劇的話,香港就將面臨與1990年代末類似的通脹周期,而保持港元的聯系匯率制度的代價之一,就在於其過度通脹的風險,而隨著通脹的繼續,又必將無可避免的導致通縮的到來。

  “由於香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無法通過加息來壓制通脹,如果情況惡化的話,最終隻能以通縮收場。”馮殷諾指出,當年由於回歸等政治因素的影響,香港政府選擇了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存在,但現在這些因素正逐漸減弱,經濟的考慮會更多。而即使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對收窄香港和大陸之間的貿易成本十分有利,而香港一定更願意看到人民幣升值,而不願意通過港元貶值來實現這樣的目的,長遠來看,這對兩地經濟的融合一定有利。

  11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接受本報採訪時重申,無意改變現行美元與港元挂鉤的聯匯制度,有關制度一直行之有效,在考慮經濟周期同步性,及內地、香港經濟發展的因素后,美元仍然是港元最合適的挂鉤對象。

  但從長遠來看,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則認為港幣有可能有朝一日退出歷史舞台。

  他以澳門為例:雖然澳幣是法定貨幣,但澳門現在市場上是澳幣、港幣和人民幣三種貨幣在同時使用,十年以前人民幣就已經在澳門流通了。從這個角度說,在未來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之后,香港應該也會使用人民幣,先是人民幣和港幣同時流通,最終可能逐漸過渡到以人民幣為主。

港推人民幣期貨正當其時

  不過,為了應對人民幣升值,香港貨幣市場已加快創新步伐。11月28日晚上,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周文耀在出席一個活動時透露,港交所將於6個月內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他說港交所常務董事會已於上周通過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產品的建議,初步擬推出人民幣兌美元,及人民幣兌港元兩種期貨產品,每張合約為100萬元,兩者均會以港元結算。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隨著人民幣越來越受歡迎,期貨產品將受到市場歡迎。”周文耀指出,全球的衍生產品市場有九成是指數,貨幣期貨方面隻有芝加哥交易所(CME)較活躍,不過他預期人民幣期貨長遠有吸引力。

  但CME早於今年8月底推出的人民幣匯率期貨成交清淡,平均每日僅有40多張合約成交。

  林森池指出,CME的成交不多原因有二,一是入場費太高,二是手續費連佣金要近4%,投資者要獲利便要產品升值4%以上。他預期港交所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這兩方面都會有改善。

  “隨著兩地經貿關系日益密切,很多企業或個人都需要人民幣,人民幣趨升但港元不能與美元脫鉤,很多人都需要對沖匯率風險的工具,也有人會因為看好人民幣前景,但不能直接買入人民幣資產,便可買以港元交收的人民幣期匯,所以港交所現時推出人民幣期貨十分合適。”林森池說。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也認為,人民幣期貨的推出,可迎合內地投資者通過香港的証券公司炒作。蘇偉文說,內地很多投資者早已在香港券商開戶,然后在內地通過電話或網上交易。他透露,根據非官方的統計,大概有30%的股市投資者都是來自內地,其它投資產品也差不多。

  但是,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產品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不會太大,因為人民幣沒有自由兌換,它的浮動程度主要還是由政府決定的,雖然期貨的作用之一就是通過投資者對期貨產品的遠期走勢看法不同而最終起到價格發現的作用,但對人民幣匯率期貨來說,恐怕很難影響到決策者。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