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04, 2008

中國的華爾街 - (7)

引用自: 中國的華爾街
http://www.chiculture.net/0211/html/a03/a03.html

山西票號的餘光

山西票號始自1823年日昇昌的建立,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過百年的票號業,對山西人的家庭生活和民風民俗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文化教育
隨著票號的輝煌發展,山西人的觀念逐漸改變,由傳統的「學而優則仕」改為「學而優則商」,經商成風。但在重商之餘未有棄儒,他們尊師重教,對培養後代不遺餘力。具有經濟能力的大財東多以私塾形式請教師,教授子弟,用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培養後世子孫。祁縣富商渠木翹,更在家鄉創辦了山西省第一所女子學校。

建築
山西商人的發展,帶動了城鎮的興起與繁榮,他們將關公的忠義貫注於商業活動中,在全國各大商埠興建了數量不少的關帝廟和山陝會館,如今已成當地的古代建築遺產。回家鄉後,同樣置田地、買房產,增築擴建了一處處獨具北方特色的深宅大院。

戲曲
山西傳統的劇種以梆子戲為主,晉商對梆子戲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晉商的支持下,梆子戲深入到了城鎮鄉村各個角落。同時,隨著他們出外經商的路線,逐漸將山西的梆子戲推向全國,因此有「商路即戲路」的說法,並在這裡發展了一些反映商人生活的劇目,如《七件衣》、《珍珠衫》等。

此外,晉商對古玩的珍藏鑒賞,對古籍圖書的重視,都為山西民風、經濟的提高,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迎合商人口味的晉劇

晉劇的來歷
晉劇的起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當時北方雜劇衰落,崑曲開始盛行,在晉豫交界三角地帶的民間藝人,則將民歌小曲演唱故事逐漸搬上舞台,初稱「土戲」,又因演唱時用梆子這種打擊樂伴奏,故又稱「中路梆子」,至50年代改稱「晉劇」。

晉劇音樂富麗堂皇,四平八穩,唱腔高亢激昂,演出題材有宮廷生活,也有民間傳奇和小說。

晉商的酬神戲
晉商之所以愛好戲曲,究其原由,與「演戲酬神」這一商業風俗有密切關係。「演戲酬神」是晉人紀念和供奉關公的一種形式,關公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尊稱,但後人奉為神袛,晉商更將關公視為保護神,每逢節日都要唱「酬神戲」,其中所酬群神以關帝為首。

引發鄉思的梆子戲
晉商長年離鄉別井,在孤寂苦行的旅途中,以家鄉語言演出的梆子戲既富娛樂性,又能慰解鄉思,故不惜重金資助捧場。晉劇更於光緒年間進入清宮,成為慈禧太后及光緒帝等都十分喜愛的戲曲藝術。

晉商不僅樂於出資外請戲班演出,而且還出重金自籌戲班。第一個出資組建梆子戲班的是榆次聶店村的王鋮。咸豐年間(1851—1861年),王鋮出重金承建戲班,更遠道從蘇州購置戲服行頭,招了不少實力演員,其中的「蓋山西」、「禿紅」、「一杆旗」等都是當時的名角藝名,這就是有名的「四喜班」。後來的祁縣鉅賈渠代當家人也是著名的票友,看到別人組建戲班,自己也派人重金招攬名角。這兩個班的演出質量水準極高。

晉商之所以極力為梆子戲捧場,除了自身嗜好外,這還是他們結交權臣、拉攏生意的公關手段。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